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378

通信行业“泽字节” 时代投资报告系列一:硅光,“超越摩尔”新路径,厚积薄发大未来-20220114-华西证券-79页

# 硅光 # 泽字节 # 通信 大小:5.01M | 页数:79 | 上架时间:2022-01-18 | 语言:中文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ZF报告分享

撰写机构: 华西证券

出版日期: 2022-01-14

摘要:

➢ 流量爆发:全球数据中心流量从2016年的6.8 ZB增长到2021年的20.6ZB,网络流量每9-12 个月翻一番,光通信设备每2-3 年升级一次,“泽”字节时代流量增长依旧是ICT行业最原始驱动力。

➢ 传统技术面对大数据纷纷失效,硅光子技术:10nm后硅基CMOS摩尔定律失效,传统集成电路、器件提升带宽模式逼近极限;硅光有机结合了成熟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既减小了芯片尺寸,降低成本、功耗、又提高了可靠性,成为“超越摩尔”的新技术路径。

➢ 硅光子是确定性技术发展趋势,海内外巨头公司瞄准硅光赛道收并购频发,科技巨头公司高度重视硅光技术。

➢ 硅光子具体技术路线在收敛确认中(EPIC/PIC+EIC, DSP/non-DSP),产业重点投入方向逐渐清晰,当前投资风险相较过去大幅降低。

➢ 当期硅光发展不成熟的关键因素在于,硅光子产业链没有像微电子产业一样完全形成Foundry厂与硅光设计公司分开的产业格局,Fabless厂商要同时考虑工艺问题,无法专注设计,产业重复投入巨大。

➢ 目前,硅光子商业化较为成熟的领域主要在于数据中心、高性能数据交换、长距离互联、5G基础设施等光连接领域,800G及以后硅光模块性价比较为突出,产业链进展看,海外巨头Intel、思科等通过自研或收购发展较为领先;国内上市公司光迅科技、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博创科技等从分立光模块市场纷纷切入硅光领域,但是传统光模块制造过程中封装工序较为复杂,BOM及人工成本需要投入较多,另外未来采用硅光的光电共封装(CPO)技术预计将会成为主流模式,传统光模块生产制造企业将会收到较大的技术挑战,需要持续跟踪国内光模块厂商硅光产品研发、客户验证等进展情况。

➢ 国内硅光光模块领域重点关注相关初创公司:熹联光芯、奇芯光电、赛勒科技、SiFotonics等。

➢ 未来,我们判断硅光子产业将遵循着微电子产业链发展的轨迹,产业链逐渐分化,Fabless商业基础将会初步形成,后续基于硅光的激光雷达、可穿戴设备、AI光子计算等领域会相继爆发,受益公司,包括国内初创公司曦智科技(AI光子芯片)、微源光子(硅光Lidar 、可穿戴)、国科光芯(硅光Lidar)。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165)

下载

(12)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