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1014

《数字化产业带: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27页

# 数字化产业带 # 数字经济 大小:7.32M | 页数:27 | 上架时间:2022-09-01 | 语言:中文

类型: 专题

上传者: 范泽林

撰写机构: 阿里研究院 中国市场学会

出版日期: 2022-09-01

摘要:

数字化产业带是数字经济发展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线下产业链与线上产业生态融合集聚的 “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数字化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日益成为增强产业韧性与活力的重要支撑。本报告以千万级中小企业通过 1688 内贸批发平台开展数字化采购与销售、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共生发展的企业集合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对于数字化产业带的研究,试图总结数字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模式,为中小企业创新集聚集约发展提供参考思路。研究显示:数字化产业带能够有效提升规模经济和聚变经济效应,带动企业创新发展。研究发现,数字化产业带每增加 1% 的供应商,线上规模增加 3.4%。2021 年,16881 数字化产业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 15%,增速超过全国 GDP 增速 8.1%,已成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已经渗透到我国更高端、更精细的制造业领域,包括覆盖我国集成电路、晶体管、传感器、数字货币矿机、GPS 系统、电池、工业机器人等 28个细分行业的 68 个产业带。

数字化产业带集聚效应突出,呈现区域集中与全国分散普惠并存格局。从地域看,东部及中部地区发展相对成熟,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亟需加强投入。从发展看,打造产地品牌成为产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全国 TOP100数字化产业带,贡献了数字化产业带近 40% 的供应商数量和近三分之二的交易规模,引领数字化产业带发展方向。

数字化产业带通过平台牵引、社区化运作,有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产业带构建了数字化网络体系,推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可靠,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安全发展环境。加速中小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数字化产业带已经形成了五大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黄岩日百为案例的政府企业与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创新驱动技术和产品升级,以高阳纺织为案例的推动创新与标准向中小制造企业渗透、带动产品品质升级,以汕头内衣为案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产生巨大效率增量,以东莞服饰为案例的构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O2O- 新批发”模式、打造线上品牌,以织里童装为案例的价值链各环节再提升,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跃升。

数字化产业带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产业互联网深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报告建议:一是稳妥有序发展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加速线上企业集聚,稳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平台型组织。二是依托数字化产业带培育发展数字化产业集群,实现线上指导线下。三是完善数字化产业带标准,加强政策支持和生态打造,建立审慎监管和开放发展环境。四是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开展活动,总结经验,复制推广。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范泽林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311)

下载

(39)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