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2197

手术机器人,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20210812-西南证券-98页

# 手术 # 机器人 大小:5.29M | 页数:98 | 上架时间:2021-08-24 | 语言:中文

文件暂时无法查看,请稍后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资料分享客栈

撰写机构: 西南证券

出版日期: 2021-08-22

摘要: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手术机器人赛道潜力巨大。机器人辅助手术(RAS)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里程碑,相比第一代开放手术和第二代传统微创手术(MIS),RAS具有灵活精准、抗疲劳辐射、视野大且清晰、过滤震颤、创口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直觉自然、易于学习等优势,在高难度手术中具备必要性,在简单的良性手术中具备消费升级属性,运用场景有望不断突破。2010年以前,以达芬奇为主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一马当先”,在泌尿科、妇科、普外科领域不断渗透,发展迅猛,近年来以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等不同产品在不同手术领域不断商业化,目前RAS行业呈现“万马奔腾”的趋势,过去20年的起步阶段即将开启更远大的故事,预计2020年到2026年,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将从83.2亿美元增长到335.9亿美元,复合增速26.2%。

 商业模式+技术壁垒构筑好赛道,国内十年500亿潜力空间看国产龙头蓄势待发。商业模式方面,手术机器人行业“设备+耗材+服务“的模式壁垒高于纯耗材模式,且设备保有量和单设备产出的增加带来收入增长的稳健性和可预测性。技术壁垒方面,在竞争初期阶段,技术基础决定临床比较,而临床比较的优劣是影响商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以主从遥控操作手术机器人为例,技术难点主要在系统和机械臂上,其中系统方面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系统、视觉临场感主从控制等,机械臂关键技术包括从操作手臂构型、远心机构、手术器械等,这些技术涉及多学科运用,国产仍有差距,但随着未来手术机器人越来越与5G远程、AR、人工智能等国内外差距小的技术产生融合,国产龙头依然前景可期。参考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6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复合增速44.3%;根据我们简单模型测算,预计2030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和关节手术机器人渗透率分别为8.2%和12%,对应手术量分别为191万例和42万例,单手术耗材费用均价下降至1万元以内,预计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为260亿元,关节手术机器人为65亿元,按比例关系推算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495亿元,相比目前27亿元接近10年20倍的潜力。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1122)

下载

(411)

收藏

分享

购买

5积分

0积分

原价5积分

VIP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